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傅伯杰院士参与的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织、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Erle Ellis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于6月25日在国际重要刊物《Nature》上发表题为《面向地球未来的愿景式方法》(An Aspirational Approach to Planetary Futures)论文,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
几十年来,人类发展模式通过关注人们实现其所珍视生活的能力(更长寿、更健康的生活,获取知识,并享有体面的生活水平)激励了全球进步。然而,像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类发展指数(HDI)等当前衡量标准,都没有考虑我们如何与地球上其他生命相处。如果不将“面向所有生命的发展”纳入发展愿景,自然的衰退将持续下去,最终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而对全球自然系统的评价仅从单纯的“阈值”避免对生态环境破坏,未能从积极的方面考虑人与自然共同繁荣。
图1 自然关系指数概念框架
研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全球性指标,“自然关系指数”(Nature Relationship Index,NRI),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人与自然关系的质量,从而与人类发展指数互补。其目的是追踪和评估各国在改善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进展。该指数包括:(1)拥有繁荣且可亲近的自然环境、(2)负责任地利用和呵护自然以及(3)保护自然的法规及效应等3大核心维度及可衡量的进展目标(见图1)。
NRI预计将于202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发布,其长期目标是像HDI一样定期在国家层面更新,以实现从对地球生态系统崩溃的被动反应到主动建设,实现向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共同繁荣的未来转型。
NRI评估框架的发表标志着全球发展评估的转折点,呼吁从单纯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转向建设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团队呼吁各国政府、社区与个人将这一愿景融入政策与日常决策中,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为全人类与地球共建更美好的未来。
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Erle Ellis教授为论文第一和通讯作者,傅伯杰院士为合作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论与耦合方法研究”(W2412141)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