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东部战区总医院刘志红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1-11-04   扬子晚报   阅读量:238

https://pics7.baidu.com/feed/f3d3572c11dfa9ec95a3bb48b16ba80a908fc121.jpeg@f_auto?token=d31bd4e978933bf6c60a6b5fcb6a30a3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红院士团队开展的“肾小球肾炎的诊疗新策略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https://pics2.baidu.com/feed/9922720e0cf3d7ca781007d020a4e1006963a9f2.jpeg@f_auto?token=d68a441bc37e9b3014b471b3f31d97c5

    据了解,慢性肾脏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免疫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炎最为常见)是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病因。临床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和个体化诊疗策略、缺乏预后评估和患者管理体系、发病机制不清。为解决这些临床问题,刘志红院士带领团队成员,经过近20年的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国肾小球肾炎的诊治水平。

https://pics1.baidu.com/feed/50da81cb39dbb6fda9d87d7fdd9ff411962b3729.jpeg@f_auto?token=648468dfb0e979b6fd4ec470ce491bdf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项目包含了诸多创新成果。首先是创建肾小球肾炎治疗新方法和新策略,在国际上首创了“多靶点”的新疗法,重塑治疗模式,提高了疗效和个体化治疗水平。同时,研项目建立国内首个肾小球肾炎大样本随访的队列,明确了我国肾小球肾炎肾脏长期预后及其危险因素,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IgA肾病肾脏预后危险分层预测模型(NJIgAN-RSS),搭建了在线应用平台。发现基于发病机制的肾脏预后新型生物标志物(miR-196和纤维蛋白原),提升了对肾脏预后的预测能力。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IgA肾病治疗达标值,被国际学术界推荐为IgA肾病临床试验的替代终点。

    此外,项目还发现了肾小球肾炎发病新分子,阐明免疫抑制治疗新机制。

https://pics0.baidu.com/feed/9825bc315c6034a8038a991907a8165d08237606.jpeg@f_auto?token=720fb3949403637207a2e510cfa5b723

    本项目研究成果被写入多部国际指南和标准,被24部国内外教材和专著引用。制定了首部《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等5个指南或标准,主编专著5部。成果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8家核心单位和560家网络单位及全球10多个国家或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通讯员 黄湘华 汪卫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校对 盛媛媛

刘志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
肾脏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