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在郑州召开,共探种业高质量发展,院士论道,打造更高水平河南粮仓

2023-11-13   大河报   阅读量:609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康亚飞冯子雍韦展文图

    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于11月9日—11日在郑州黄河迎宾馆隆重召开。

    在本届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等30多位国际、国内种业领域顶级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围绕作物、畜禽、瓜果、花卉、苗木、微生物等种业领域,以及基因编辑育种、分子育种等种业前沿科技和理念,进行交流探讨,研判种业发展趋势,共探种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大会现场对三位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听取他们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农业种质资源发展、中原农谷建设的观点和分享。

    张新友院士:

    河南建立多种油料作物基因编辑体系让农作物长成“理想型”

    一颗种子,经过修改基因序列,就可以让它长成人们所希望的样子,这项农业新技术被称为基因编辑。11月10日,“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在郑州举办,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分享了《中国油料作物育种进展及产业发展建议》,在讲到生物育种时,张新友提到了这个概念——基因编辑技术。

    “比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利用芝麻抗落粒基因Sihec3、节间长度调控基因Sidwf1、油酸含量调控基因Sifad2-1的分子标记,快速聚合了短节耐密植、抗落粒、高油酸、黑粒等优异性状,选育出豫芝629等系列宜机收新品系,育种周期由6-8年显著缩短至2-3年。”张新友介绍,不仅如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油菜抗逆相关基因BnCSDP3和BnBON1进行编辑,获得了抗寒、抗旱性种质。

    除了演讲中举例的基因编辑技术,截至目前,河南省在这一领域还取得了哪些突破,今后发展方向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会后独家专访了张新友院士。

    “目前,花生、芝麻、油菜育种都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不过基因编辑要有目标,比如编什么样的基因?希望达成什么成果?这些都要经过基因设计。”张新友告诉记者,做到这项技术的前提是必须建立体系,然后针对具体的性状进行编辑。

    张新友介绍,目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针对芝麻、花生、油菜都建立了基因编辑体系。“以花生举例,除草剂使用不当会对花生作物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针对此编辑了抗苯磺隆类除草剂的基因,已经获得了不错的进展,希望将来这些编辑过的花生品种会对除草剂的抗性显著提高。”

    谈及油料产业发展的未来,张新友认为,总体思路就是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具体来看,一是希望各级政府予以重视,加大扶持力度;二是科学家应针对油料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加强攻关,力争在重要性状上取得突破,提高育种的效率和精准程度。”

    此外,张新友也建议,在推广方面,应强化油料的产后加工与品牌建设,促进优质专用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比如与有关的企业经营主体相结合,把优良品种尽快推广到生产中去,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张新友说。

    钱前院士:

    打造种质“基因宝库”,挖掘资源振兴种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的命脉所在。一粒种子促振兴,未来育种方向是什么?种业大省河南未来应向何处发力?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任钱前做出了解答,并提出了三个发展着力点。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当前保存粮、棉、油、果、蔬、茶、糖、桑、草等340类作物2180余种,总量54万余份,其中长期库46.5万份,种质圃7.5万份……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种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对于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来说,给“中国碗”盛上更多“河南粮”,迈向种业强省至关重要。

    钱前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原农谷是着眼现代化河南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河南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基础,只有种业自主可控,种业科技才能自立自强。

    在钱前看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是芯片中的芯片,种质库是遗传育种的“人才库”。我国是种质资源古国,也是种质资源大国,从我国育种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历程中可以发现,种质资源为育种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温床”。

    于中原农谷而言,收集、保存、发掘、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在资源库中找到“人才”,探寻革命性、颠覆性的种质新资源、新基因,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河南是种质资源大省,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小麦、花生育种水平国际领先、供种能力全国第一,玉米、芝麻、西甜瓜、辣椒等新品种选育水平全国领先。

    这其中,种业创新发展是稳粮增产最核心的驱动力和保障。

    中原农谷育种基底深厚,态势迅猛,在第二个发展着力点上,钱前提出要大力推进生物育种新技术。他表示,不同于传统育种,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全面解析了遗传基因奥秘与调控机制,育种专家可以精准选择出更为优异的品种,提升育种效率。

    “推动育种从‘艺术’向‘科学’转变,我国在世界处于前列,这也是未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钱前说。

    从神农种业实验室落地,到首家种业企业成功上市,近年来,河南在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上动作利落,节奏紧凑。

    钱前表示,迈向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与带动。当前河南种业企业量多、面广,下一步,汇集优势,以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点”连“线”扩“面”,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许为钢院士:

    通过中原农谷建设为河南汇集更多国内外科技创新力量

    农关国本,粮系民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原农谷”是河南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巩固粮食安全根基,实现强农富国目标实施的重大战略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强调了中原农谷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借助中原农谷建设为河南农业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

    许为钢表示,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借助中原农谷建设的平台优势,将能够汇集更多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到河南,让河南继续保持并不断扩大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

    同时,许为钢也提出,河南种业企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在农业农村部推出的阵型企业名单中,河南企业的数量不多。

    “通过科技创新,通过种业的打造提升,通过对海内外创新力量的引进和我们自己的奋发图强,中原农谷一定会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产业发展一颗灿烂的明珠,为我们河南省现代化农业建设、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许为钢说。

张新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专家
许为钢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专家
钱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新友
  • 许为钢
  • 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