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当代党员》杂志以“向光而行,点亮科技强国之路”为题,讲述我校鲜学福、潘复生、杨士中、周绪红、刘汉龙、蒋兴良等多位教授的科技报国之心和教书育人之志,展现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弘扬勇攀科技高峰,潜心研究、矢志报国的科学家精神。现将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前不久,我去重庆大学A区采访,路过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时,顺道探望了此前的采访对象——中国工程院院士鲜学福教授。
进屋时,鲜老正在台灯下工作,同6年前第一次见他时的场景一样。
第一次采访鲜老是2018年4月,那年他89岁。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里,这位老人充满活力,忙着为最后一届博士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等大事。他不愿被打扰,大多数时候都安静地坐在窗边伏案工作。
这间屋子已经陪伴鲜老近30个年头,多年来没什么变化,只有窗台上的专业书籍越堆越高,墙上挂钟有节奏的滴答声夹杂着书页翻动的声音,让人内心十分平静。
鲜学福院士
没什么变化的还有鲜老本人。一晃几年过去了,时间在这位老人身上仿佛静止了一般。这次来,我发现他的司机和秘书都换了,实验室也增加了许多新面孔,只有他,看起来一点都没变。
早晨和黄昏,寒冬和酷暑,他始终坚持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到达实验室办公大楼,比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到得早。校园里,许多学生都记住了这位老人上下班的身影。
不知为何,这次看到鲜老在台灯下埋头工作的样子,我联想到了这所学校其他角落里的一些灯光,和灯光下忙碌的人。
2017年,我采访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潘复生教授时,曾和重庆大学A区综合实验大楼的工作人员邓宗兰有过一次交流。
邓宗兰在学校值了多年夜班,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晚11点半左右,她都要走到外面,抬头望一眼潘复生教授的办公室。
如果办公室还亮着灯,实验大楼的大门就暂不落锁;如果办公室的灯没亮,就把大门锁上。
夜色浓重,这间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1点,潘复生就在这深夜的灯光中忙碌着。
潘复生院士
灯不熄,人不寐,勇攀科学高峰的步履不停。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后来的一次次采访,都印证了这一感受。
采访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汉龙及其团队成员时,团队行政秘书唐孝祥同样也提到了刘汉龙办公室的灯光。他告诉我,只要不出差,晚上,整栋大楼熄灯最晚的,一定是刘汉龙院士的办公室。
刘汉龙院士
不只潘复生、刘汉龙,在这所学校,还有凌晨两点以前基本都在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86岁仍致力于推动测控与微波功率传输学科发展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中,在冰天雪地里开展电网覆冰绝缘相关研究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蒋兴良,他们身处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都在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那些深夜里的灯,照亮求索殿堂,绽放科学光芒。我想这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灯,而且是心怀家国之灯、艰苦奋斗之灯、求实创新之灯、接续传承之灯……
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的事业。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始终是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长城”。
1950年,考虑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鲜学福放弃自小就喜爱的数学,改学工科,重新报考大学,最终被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录取;在时代洪流中,杨士中三次转行,从电机专业到计算机,从计算机到人造卫星,只为服务国家发展需求;软弱地基加固与桩基工程、微生物岩土加固技术等,国家发展指向就是刘汉龙的研究方向……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只有把科学研究甚至是人生方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扎根经济社会,才会有更宽广的眼界、更宏大的格局、更强劲的动力,才能取得更高科学成就,推动国家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科学研究也是一项艰辛的事业,需要科研工作者具备常人难以企及的坚韧。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耄耋之年仍然坚持工作是一种坚韧,凌晨两点以前基本都在工作也是一种坚韧,二十几年持续推动一项研究更是一种坚韧。科研工作并不总是一件光鲜亮丽的事,得面对实验的反复失败,不断地推倒重来。今天我们看到的每一项科研成就,都是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出来的。
科学研究还是一项需要永恒探索的事业,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需要不断求实创新。
周绪红带领团队研究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刘汉龙团队研发的微生物岩土加固技术水平位居全球前列;蒋兴良带领团队在湖南省雪峰山顶建立起国际“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自然覆冰试验基地……一项项科学成就,依靠的都是自主创新。
周绪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向科学进军”,改革开放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教兴国、自主创新深入推进,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展望未来,我们需要以科技创新托起强国复兴梦,尤其要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学研究更是一项需要接续传承的事业,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必须“接力跑”,才能够完成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鲜学福、杨士中、周绪红、刘汉龙、蒋兴良……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们身上交织着多种不同的角色,但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始终是“教师”。他们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用身体力行照亮了许多年轻人的科技报国之心和教书育人之志。
蒋兴良教授
每思及此,我都会生出这样的感慨:闪耀的不只星光,还有奋斗者身上的光芒。
作为现代化新重庆的建设者,我们要向光而行,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来源:七一客户端
编辑:戴雨蓓
校对:李世倩
责编:唐帆
审核:赵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