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厘清医学学科分类 实现人类终极福祉

2024-12-13   新华网   阅读量:7596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 11日,以“数智赋能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作主旨演讲。全国各地知名高校代表、中小学书记校长代表,以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教育政策改革、教育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创新策略,以及新形势下教育未来方向等热点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共同为教育强国建设献计献策。

    活动现场,王辰表达了数智手段应用于医学的必要性以及对于医学学科分类的探讨。

    健康是人类终极福祉。王辰提到,医学正在由主要关注疾病转为关注健康,跃上新的境界。健康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环境健康四大涵义。生命健康是人类的终极福祉。国家提出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和医学。教育是塑造人类精神重要的基础和源泉,而医学照护人的生命健康。医学教育融合两者,堪称教育明珠,对医学教师的素质也有特殊要求。当前,数智技术应用于教学,酝酿着教学范式的重大变化。范式变化不同于模式变化,范式变化是在思想上、学理上、方法上有新的角度、新的出发点以及全新的内容,甚至与前相比产生了质的区别的变化。数智应用于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赖以发展的最重要的新型手段,需要引起我们充分的关注,积极进行探索。

    技术助力知识跃升,提高知识创造水平。王辰指出,数智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为基础形成的新技术体系。“数学是上帝书写世界的语言”,而数智实际上是用数学的方法加以物理的载体,极大地突破了人脑在某些方面的运算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获取、创造知识。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发展教育和医学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深挖教育本源,明晰融通才是学科发展方向。王辰介绍,由于医学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位置,目前国内有很多认识不充分的地方。王辰介绍,医学是一个独特、综合、巨大的学科,其基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学科融通才是医学教育的正道。

    王辰强调:“学科是独特的,不是独立的;学科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学科是融通的,不是隔绝的;学科一定是协同的,不是掣肘的。”学科的核心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即其功用和人才队伍。

    王辰认为,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应是居核心、主流地位、最富于宗旨性的社会事业,不是辅助性、支撑性、服务性、居旁流地位的社会事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医学包括医学教育就越居于社会主流地位。数智技术要首先应用于医学,服务于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岳祥芝】

王辰
中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
肺栓塞,呼吸衰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