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董家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管理创新与文化支撑

2024-07-26   光明网   阅读量:171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作为医院管理者,如何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在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建设暨2024清华医学护理文化主题交流大会上的报告,给人以诸多启示。

董家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管理创新与文化支撑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自2014年。10年间,医院从白手起家发展成为以肝胆外科为特色优势,胃癌微创外科、泌尿外科、眼科、脊髓脊柱外科、骨科与运动医学、小儿消化外科、腹膜癌、胃肠内镜、遗传性心律失常、睡眠障碍、结核病、安宁疗护以及护理团队均具有良好声誉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仅肝胆外科团队就先后完成国际首例体外肝切除治疗累及右心房的终末期肝包虫病手术、国际首创保留骶神经的高位骶骨全切并3D打印假体重建术等国内外领先医疗技术52项。回顾10年医院发展历程,董家鸿从实施医教研一体化建设模式、构建整合式区域健康医疗联合体和铸牢医院文化之魂等方面谈了深刻体会。

    “以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为引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董家鸿认为,“大型公立医院要做到临床能力强,必须以人才强和科研强为前提,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是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最不可或缺的动力机制”。董家鸿介绍,清华长庚医院始终高度重视培养适应现代医学人才,致力于通过临床与科研并举增强临床创新能力。先后建立了国内最全面系统的临床医学学位培养体系,明确了临床学术学位、临床专业学位及医工交叉学位的具体培养目标;设立的15个助培基地、两个零培基地以及五个建设基地,被国家认定为首批临床教学实验中心。同时,医院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构建多学科融通式医学研究机构,汇聚卓越临床医师和来自清华大学理工文各大院系的专家学者,共同解决重大医疗问题;研发包括国家肝胆疾病标准数据库、清华智慧健康医疗体系在内的多个健康产品并应用于临床。董家鸿指出,积极倡导以临床驱动为导向的新型研究范式,以临床驱动价值科研为核心目标,持续构建学术平台与完善学术制度,不断推动了高价值医学创新发展,为实现“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开别人开不好的刀”医院建设目标提供了动力引擎。

    “以积极主动维护基层群众健康为抓手,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董家鸿认为,积极主动维护基层群众健康,既是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贯彻“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要求的需要,也是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品质的有效途径。董家鸿介绍,清华长庚医院自创立之初,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医院开业不久,全科医学科即开通面向当地天通苑社区多家养老院的远程诊间,将全科医学科门诊搬进了养老院;2019年,医院与北京昌平区医院牵头建立远程心电诊断平台,辐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诊疑难静息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医院护理部开展了多项延伸至社区乃至患者家庭的护理服务,实现从医院到家庭护理照护的无缝衔接……2022年6月,由昌平区卫生健康委与该院合作共建的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医院与中心之间实现管理垂直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同质化、信息一体化,构建起全地域覆盖、全人群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整合式区域健康医疗联合体,服务范围辐射天通苑北部的14.4万名居民。董家鸿说,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给基层群众带来了健康福祉,也促进了医院服务人民健康能力的整体提升。

    “以医院文化建设为基石,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董家鸿强调,“始终把服务人民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这既是医学教育的基石所在,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核。董家鸿介绍,围绕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患者之上思想,以一流的标准落实服务人民健康的任务,清华长庚医院凝炼并长期践行精准医疗、精诚服务、精益管理的“三精”医疗理念,将“学术殿堂、卓越追求,勤劳朴实、止于至善,逐梦理想、勇往开拓”作为院训,为医院建设营造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院风。同时,医院贯彻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医院运营以医师为核心的“双心理念”,注重专业化医疗团队与职业化行政团队分工协同治理,力求实现预算管理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共同推动医院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清华长庚医院还高度重视发挥党团、工会、青年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构建以员工为本的医院发展文化,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董家鸿说,重视加强思想文化、学术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给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引领支撑作用。医院去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A+,综合医疗服务能力进入北京市第一方阵,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达到满分,都充分体现了医院文化建设的积极成效。

[ 责编:李然 ]

董家鸿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胆道外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