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新型能源体系中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大重点方向

2024-05-31   中国能源网   阅读量:57

    5月31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在北京举行。

    

    5月31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吸引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权威组织和央国企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高校智库等,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发展路径、能源安全保供和清洁转型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舒印彪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1%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6.7%的GDP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7%,碳排放强度下降34%,单位法定量碳排放减少23%。

    舒印彪指出,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新质生产力将发挥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转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情景测算,预计到2060年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时候,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7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0%,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从目前的大致的80%:20%,转变为20%:80%,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舒印彪着重指出了新型能源体系中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方向。首先是,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和产业。开发方式是开发西部“沙戈荒”基地,预计到2030年、2060年新能源装机将达到24亿和60亿千瓦,总投资需求将超过30万亿元,重点发展“沙戈荒”大基地安全可靠送出、风光火储一体化运行等技术,研发风机抗沙叶片等技术。

    二是清洁高效煤电。要发挥好煤电兜底保供和灵活调节的作用,实现煤电从电量的主体向调节服务转变,加强煤电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像CCUS/BECCS技术是托底技术,推进大规模二氧化碳去油封存和化工应用。

    三是核电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少的发电技术之一,发一千瓦时的核电仅产生12克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我国在运核电5550万千瓦,发电量占比只有4.8%,低于全球10%的平均水平。持续壮大核电产业,充分发挥核电产能,力争到2035年核电的发电量占比达到10%左右,到碳中和的时候这个比例要达到15%以上。发展第三代压水碓技术,推进高温气冷堆技术应用,实现核能在发电、供热、供气、工业制氢、海水淡化等领域的综合应用。

    四是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枢纽平台,发展特高压柔性输电等先进输电技术,构建以超高压、特高压为骨干网架,连接西南水电基地,西部、北部新能源基地和中东部复合中心,推进西电东送和东西部协调发展,增强电网韧性和灵活性,实现大电网在时间、空间上能够实现风光水火互济,跨区域补偿调节,进一步提升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建设智能配电系统,加强配电网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发展主动配电网,智能柔性配电等技术。

    五是储能技术。这是新型能源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在应对新能源的间歇性、不确定性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统筹各类型储能发展,充分发挥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等特点,实现总量充裕、结构合理、优化组合。储能有多种储能技术,这些储能技术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新能储能,力争2025年抽水蓄能的专区规模超过2620万千瓦,新型储能超过4000万千瓦,发展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储能技术。

    六是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高效、可大规模、长时间储存等优点,是重点布局的产业。加强绿氢制备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氢燃料电池在重卡、船舶、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加强氢氨协同研究。

    七是电动汽车技术。这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实现汽车工业百年换道超车意义重大。今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首次超过50%,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超过1亿辆,存储电量超过30亿千瓦时。要加强充放电基础设施和智慧车联网平台建设,大力发展V2G等技术,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移动储能和主动参与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八是政策保障。要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新型能源体系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资倾斜力度,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健全辅助服务和容量补偿机制,推进电碳市场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国际绿色贸易规则、规制,健全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搭建碳足迹数据平台,建立产品碳标示制度。

  【责任编辑:李扬子 】

舒印彪
中国工程院院士
输变电工程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