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深切缅怀丨薪火永续 风范长存——追思李德平先生

2025-03-1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阅读量:203

薪火永续 风范长存——

追思李德平先生

原子能院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

骆志平

    李德平先生是我国辐射防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院前身)成立之初,李先生就在这里开展辐射防护、辐射测量相关工作。后因响应国家需求,李先生到山西太原参与创建了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简称中辐院)。我参加工作的时间较晚,没有机会与李先生共事,却有幸和他有过多次交流。每一次交流,我都深刻感受到李先生对科学精神的坚定追求和大家风范。

    第一次见到李先生是2006年,也是我到中辐院开展博士课题研究的第二年。当时恰逢李先生80岁生日,中辐院邀请李先生回院交流。那天,他兴致很高,与大家侃侃而谈,分享了许多关于我国辐射防护学科建设发展之初的情况,包括学科发展起步情况,老一辈科学家对学科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当时开展辐射监测工作的艰辛和不易等。李先生勉励我们后辈,“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做好核工业辐射防护工作。”

    当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先生即使离开一线已近二十年,依然保持着对辐射防护事业的热爱和关心。从他关切的眼神中,我体会到何为一辈子孜孜不倦地追求。当时我对辐射防护学科的认知还很懵懂,但与先生的初次交流如一次朝圣,给予我日后在辐射防护事业中坚持求索的动力、信心和力量。

李德平院士(右五)来原子能院

向钱三强、王淦昌铜像献花篮

    后来再见到李先生是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引发全世界关注,长期关心辐射防护研究的李先生也对此高度重视。八十五岁高龄的他,主动提出回到原子能院,专门和院里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座谈交流,认真倾听大家的看法。

    记得那天李先生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把自己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福岛核事故的看法和见解一一告诉我们,并从核电厂操作管理,到事故预防、处置和应急响应等,作了系统全面、思路清晰的讲解。讲到用情处,李先生的声音甚至都有些颤抖。他是想把我们应该开展的工作交代好,否则他放心不下。在场所有人无不被李先生渊博的知识、对工作的热忱深深打动。

    最近一次和李先生交流,是2024年春节期间。我和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刘森林一起去李先生家中探望。李先生见到我们非常高兴,聊了不少自己年轻时求学工作的故事,也谈了他对原子能院未来发展的建议。李先生关心的几个方面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原子能院京外基地、原子能院产业发展,以及福岛核事故引起的国际社会讨论和海洋废物排放等问题。他告诉我们,既要“培养人才”,也要“留住人才”,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崇敬之余不禁感慨,李先生虽身体不适长期居家,却依然关心核科学事业发展,而他所提到的也恰是我们正在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李德平院士(左七)参加原子能院辐射安全研究所(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前身)成立大会

    李先生的坚韧、博学,对事业、对国家的热爱,将永远激励着我在自身工作岗位中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严谨认真、拼搏奋斗。我们有责任接过前辈们创造的这份事业,将其传承、发扬下去。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防护之业,薪火永续!

    责编丨李理达

    制作、责校丨李文琪

李德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