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其身以入于世界中
——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时松海
亲爱的2024届全体毕业生们、亲爱的各位家长亲友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举行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为61名本科生、6名硕士生和85名博士生授予学位,共同见证你们人生中的神圣时刻!
同学们,毕业典礼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今天标志着你们在生命学院这一阶段学习生涯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你们作为生命学院校友这一永久身份的开始。在此,我谨代表生命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你们的家人朋友们、向你们的老师同事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两个月前,我们刚刚一起纪念了生物系复系4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你们的毕业。这两个重要的时刻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思考生物系复系40年来我们共同学习工作和所取得的所有成就;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让我展望生命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展望你们作为被召唤在我们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成为引领潮流的一代人的伟大使命。2035年,我们国家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届时你们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必当成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主力军。你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也一定肩负着伟大的使命。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相信你们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一伟大使命。事实上,你们已经勇敢地经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曲折。你们的学习和生活被前所未有的疫情打乱,度过了一段困难的日子。尽管未来面临挑战,但你们已经茁壮成长,你们利用清华大学和生命学院所提供的一切,增强了你们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的学习拓展了你们成为受过高等教育,并能积极投身到国家、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的理解和领悟。这种理解和领悟必将伴随着你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乃至你们的一生。
展望未来,我们并不完全知道这个世界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正如当前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快速发展的科技变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充满挑战的时代。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学院40年的发展是有启发性的、是鼓舞人心的。40年前,一群有志青年在清华园重新播种下生命科学的种子,从零开始,艰苦创业,他们并不知道这颗种子能不能长成参天的大树?能不能撑起中国生命科学的一片天?但他们竭力耕耘,守护这粒种子的破土发芽;40年后,昔日的那粒种子已然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不仅生机勃勃,更是将生命科学的希望之种播撒四方。
40年前的毕业生们同样不知道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40年来,我们一共培养了3804名本科生,1978名研究生,他们当中有杰出的科学家、有知名的企业家、有优秀的管理者,也有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普通工作者;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都积极生活、坚守事业,生生不息并为之奋斗,自能撑起一片天空。
我希望生命学院这40年来的发展能永远激励你们,虽然我们无法预见未来——就像40年前一样,但我们可以期待更伟大的时代、更伟大的你们。我希望在你们的一生中,无论命运如何,你们都能在这个非常特殊的生命学院的大家庭中永远感到宾至如归。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清华园,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我有几句话想和你们分享。
第一,希望你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不以“成败得失”,而以“是非对错”来做选择、做评判; 梁启超先生在《成败》一文中提出“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不先破成败之见”。世界的道理并不复杂,我们要做“是”的事情,而不做“非”的事情,但我们常常会有各种焦虑,因为这中间还有“得失”;做“是”的事情短期内不见得就能“得”,而做“非”的事情短期内也不一定就会“失”,甚至可能是相反的。如果你们可以不以短期的“得失”,而是以长期的“是非”来判断、来选择,我相信你们会成长得更坚定、更从容、更自信。愿你们都能实现“尽吾职分之所当为,行吾良知所不能自己,奋其身以入于世界中”的大丈夫之志和大丈夫之行!
第二,“学会坚持”。同学们未来成长的道路一定会有困难挑战,一定会碰到失败挫折。越是伟大的事业和目标,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有伟大志向之人,只要有恒心,不轻言失败,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其理想和目标。坚持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的点点滴滴中见精神。坚持源于信念,更是一种品质,它让我们在困难挫折面前不屈不挠,不断尝试,直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第三,“拥抱变化,把握机遇”。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变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提升自身能力,勇于创新和合作,在变革中找到成长和机遇。我们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决策力,并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机遇来临时去迎接它。把握机遇不仅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实力,还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启程,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可能会感到紧张,也可能会感到不确定。但请记住,无论你们走向何方,无论你们未来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只要你们能把握“是非对错”,有坚定的信念,学会坚持,付出足够的努力,拥抱变化并能够在关键时刻把握好机遇,那么你们一定能不负这个时代,能够在火热、拼搏的年华中放飞人生梦想、成就事业华章。
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选择了生命学院,谢谢你们与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非常难忘的人生历程。
最后,再次向你们的顺利毕业表示衷心的祝贺!期待我们未来的重逢!
谢谢大家。
时松海 简介
时松海,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长期从事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和功能研究,早期工作揭示了神经突触可塑性的核心机制,为深入理解学习记忆原理提供了根本性实验依据,并发现了细胞极性蛋白与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共同调控神经元轴突形成,开辟了神经元极化机制的研究。近期研究跨越神经发育与环路功能领域,揭示了调控大脑神经干细胞分裂分化的核心机制,发现了调控大脑发育与功能的新的基本原理-“神经元出生在一起,连接在一起,工作在一起”,为理解正常或病理情况下大脑发育组装与功能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Science年度十大突破和Science全球生命科学青年科学家特等奖、美国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学家奖、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学者、北京市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新基石研究员、北京学者等荣誉和资助。
编辑 | 姚汶汐
审核 | 李鹏 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