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荣: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解决从1到0的问题
张军:培育拔尖创新领军型人才,高校要敢作善为
彭寿:玻璃材料闪耀“智慧之光”
对“一流北斗”的追求永无止境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干勇:氢能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
培养人才,就是要引导人才看向未来
研发投入应统筹兼顾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
拓展“食物地图” 树立大食物观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是长久以来缺乏科学精神的关照。因此,党的十五大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由《科学时报》报社提出创意,暨南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积极策划,会同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和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共同发起《院士科普书系》这一重大科普工程。1998年6月,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的1000多名院士同时收到了一封约稿信——“请科学家为21世纪写科普书”,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176名院士经过深思熟虑,签订了175本书的写作出版协议,由此,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作者层次最高的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书系》开始了它艰辛的创作历程。

《院士科普书系》编委会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任编委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为编委会名誉主任,两院各学部主任、副主任为编委会委员。《院士科普书系》由叶笃正、汪成为等107位院士和71位专家撰写和编著,历时7年,分四辑共出版了100种科普书籍,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江泽民同志撰写了题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的序言。

《院士科普书系》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科普著作首次获得国家科技奖。

  • 天堂的种子——热带作物
  • 从绿叶到激光光盘——颜色与化学
  • 话说基因
  • 妇女保健(修订版)
  • 节水农业
  • 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修订版)
  • 胆石病——一个外科学家的实录(修订版)
  •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与黄土高原